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基于原位红外光谱法的β分子筛上噻吩烷基化反应机理探究
孙祥博, 惠宇, 张景威, 李志颖, 秦玉才, 宋丽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3, 43 (4): 66-71.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3.04.010
摘要109)   HTML8)    PDF (2974KB)(164)    收藏

运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系统探究了噻吩与1?己烯在Hβ分子筛上的吸附、竞争吸附和烷基化转化行为,讨论了不同酸性位在噻吩及烯烃分子发生烷基化反应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结果表明,1?己烯分子优先在B酸位上吸附,并容易发生质子化和二聚反应,因此与噻吩分子的吸附及质子化反应过程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在Hβ分子筛非骨架铝物种上吸附的噻吩分子更易于与邻近B酸中心上质子化的1?己烯分子发生烷基化反应。研究结果可为烷基化脱硫分子筛催化剂的开发提供基础理论数据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aX分子筛吸附分离CO 2/CH 4的巨正则蒙特卡洛模拟
赵静, 刘添翼, 李强, 张晓欣, 秦玉才, 宋丽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3, 43 (2): 13-19.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3.02.003
摘要197)   HTML7)    PDF (2432KB)(348)    收藏

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模拟与理想吸附溶液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CO2、CH4分子在NaX分子筛上的吸附性能。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在不同吸附理论模型下的拟合结果并计算相应的吸附热,描述了CO2、CH4气体的吸附分离过程。结果表明,CH4分子的吸附强度比CO2分子弱,更贴近理想吸附;CO2分子的吸附选择性随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升高而降低,在低压条件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低温低压更有利于CO2分子的分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度分散WO x /SiO 2催化剂的制备及烯烃歧化反应性能
张强, 谭昊轩, 崔宇超, 王焕, 张晓彤, 宋丽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 42 (5): 32-37.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5.005
摘要205)   HTML7)    PDF (2002KB)(142)    收藏

通过对WO x /SiO2催化剂载体的筛选和WO x 负载量的考察,成功筛选出一种性能优异的国产SiO2载体,运用氮气物理吸附、XRD、Raman光谱和TEM/EDS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WO x 物种在载体上的分散情况和乙烯与丁烯歧化制丙烯的催化反应性能,并与国外某商业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国产载体S?SiO2的WO x 负载量阈值为8%时,催化剂显示出最佳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与商业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相比,其催化活性高近10%,且稳定性和选择性相当;关联结构表征结果证实,WO x 物种在载体上的分散特征是影响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SiO2载体和负载量也是影响WO x 物种分散状态的关键。本研究可为高效烯烃歧化反应WO x /SiO2催化剂的国产化,尤其是国产SiO2载体的选择提供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乙炔选择性加氢Pd⁃Ag催化剂上C4烯烃生成规律
龚珣, 吕曼丽, 秦玉才, 宋丽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0, 40 (3): 35-39.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0.03.007
摘要630)   HTML    PDF (1152KB)(388)    收藏
针对乙炔选择性加氢Pd⁃Ag催化剂表面绿油生成导致催化剂失活的关键问题,运用XRD和H2⁃TPR表征催化剂的组成及结构性质,运用10 mL固定床高压加氢装置考察了Pd⁃Ag催化剂的乙炔选择性加氢性能及反应过程中绿油前驱体C4烯烃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制备工艺的Pd⁃Ag/Al2O3催化剂乙炔加氢活性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取决于Pd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形式,助剂Ag和活性中心Pd之间紧密的混合可增强电子和几何效应,形成更多的Pd⁃Ag合金相,降低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但增加了催化剂的稳定性;而C4烯烃生成量与催化剂活性呈正相关,催化剂活性越高生成的C4烯烃越多,研究结论揭示了Pd⁃Ag催化剂的失活机制,对催化剂的改性和工艺条件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碱金属改性g-C 3N 4及其对氮气吸附影响的理论研究
李强,李晴,吕扬,王焕,秦玉才,宋丽娟,胡绍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8, 38 (06): 37-42.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18.06.007
摘要628)      PDF (3767KB)(394)    收藏
研究了碱金属改性对g-C 3N 4光催化剂的影响,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从几何和电子结构的角度阐述了不同碱金属改性对提高光催化活性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Li、Na、K、Rb原子随着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碱金属和g-C 3N 4的结合能越来越弱,对g-C 3N 4结构的影响也越来越弱。电子结构分析可知,Li、Na、K原子对g-C 3N 4具有活化作用,Rb原子对g-C 3N 4表面有钝化作用。同时模拟了N 2分子在M-g-C 3N 4 (M=Li、Na、K、Rb)上的吸附,理解N 2分子与碱金属之间的作用机理,通过分析N 2吸附的吸附能、结构参数和电子特性,发现Li、Na原子对N 2吸附的影响更大,N 2的N—N键长伸长,K和Rb原子对N 2基本没有作用。碱金属改性g-C 3N 4比纯g-C 3N 4更有利于N 2分子的吸附,但是随着碱金属原子半径的增加,吸附能力越来越弱,电子的转移也越来越少,即活化N 2分子的能力按照Li、Na、K、Rb的顺序降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非线性-复位PSO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王先通, 曹江涛, 宋丽娟, 付贵增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6, 36 (6): 69-73.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16.06.015
摘要359)      PDF (3807KB)(269)    收藏
为了改善实验室在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中采集不透明、各个操作环节衔接繁琐及手动粗调处理参数的缺点,采用串口双路下位机数据采集卡、非线性复位粒子群算法以及和谐的人机交互界面来设计一套完整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介绍了频率响应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和简单的操作说明。下位机数据采集系统发出频率指令后对设备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经串口到达上位机经过傅里叶变换进入数据处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采集数据、实时显示数据、高精度自动处理数据及保存数据。测试过程中,系统稳定,为材料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红外光谱法用于双组分含氧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研究
张晓彤,姚 岳,王 芳,孙兆林,宋丽娟,孙 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5, 35 (3): 10-14,19.   DOI: 10.3696/j.issn.1672-6952.2015.03.003
摘要515)      PDF (1361KB)(262)    收藏
摘 要:  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 结合含有环己酮和环己
醇双组分的模拟油的红外光谱数据, 建立预测模拟油中双组分含氧化合物浓度的定量校正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
法压缩红外光谱数据, 将主成分作为模型的输入信息。结果表明, 三种方法建立的定量校正模型均可用于预测双组
分含氧化合物的浓度。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好于其他两种模型, 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
对于含氧化合物浓度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具有操作简单、 测量快速、 无损价廉且绿色的优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直链烷基苯生产原料选择性工业生产试验[
白 钢, 陈洁静, 万 海, 宋丽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0, 30 (4): 1-03.   DOI: 10.3696/j.issn.1672-6952.2010.04.001
摘要509)      PDF (499KB)(195)    收藏
选择了两种烷烃类原料,采用与MOLEX烷烃混兑方法,在UOP-HF法烷基化装置上进行了直链烷基苯工业生产实验,考察了对工艺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混兑方法生产,产品烷基苯质量可满足国标要求,但工艺数据发生变化。进一步的磺化工业实验表明,磺酸质量可达到国标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u(Ⅰ)Y 分子筛对不同硫化物的选择性吸附脱硫
刘黎明,王洪国,靳玲玲, 鞠秀芳, 宋丽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9, 29 (3): 1-4.  
摘要431)      PDF (216KB)(219)    收藏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方法且在高温N2 氛下制备Cu(Ⅰ)Y 分子筛。通过固定床、SCD 色谱考察Cu(Ⅰ)
Y 对噻吩(T)、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及4, 6 -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 , 6 -DMDBT)的选择性吸附。结果
表明, Cu(Ⅰ)Y 对于不同硫化物溶液脱硫效果依次为: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4, 6 -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噻吩。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硫化物在Cu(Ⅰ)Y 分子筛上的吸附行为,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上述不同硫化物在Cu(Ⅰ)
Y 分子筛上的吸附能, 分子模拟结果表明, 不同的硫化物在Cu(Ⅰ)Y 分子筛表面上的吸附能为:苯并噻吩为-96.4
kJ/mo l, 二苯并噻吩为-88 .5 kJ/ mol , 噻吩为-111 .5 kJ/mo l, 4, 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为-83 .7 kJ/ mol 。计算结果
和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Y 型分子筛吸附噻吩、苯的模拟和实验
段林海, 宋丽娟, 范景新, 李秀奇, 孙兆林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7, 27 (1): 1-3.  
摘要329)      PDF (289KB)(237)    收藏
    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温度为29 , 62 , 100 ℃时噻吩、苯在NaY 和Ce(Ⅳ)Y 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 并与实验测定的吸附等温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各吸附等温线均属于第Ⅰ 种类型的吸附等温线, 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 噻吩、苯的饱和吸附量均增大。Burcha rt1. 01 - Dreiding 2. 1 力场可很好的描述NaY, Ce(Ⅳ)Y 分子筛与噻吩、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